在接受《足球报》采访时,大连英博队球员刘祝润围绕自身的技术特点、职业经历以及对未来的规划进行了深入的交流。作为征战中超赛场的第五个赛季,刘祝润本赛季至今已经代表球队出战多场比赛,并攻入3球,这是他职业生涯中出场时间和进球数最多的一个赛季。
谈到加盟英博之初的想法,刘祝润表示:“加盟球队之前我没有想太多,只是希望能在比赛中获得更多的出场机会,通过实战不断提升自己,努力实现自我突破。”他特别感谢主教练李国旭给予的信任和支持,同时也感谢队友们在训练和比赛中的帮助。他坦言,从年初至今,自己在心态和技战术层面都发生了一些积极的变化,整体表现也较为理想。
面对中超当前外援政策对本土进攻球员带来的竞争压力,刘祝润坦言确实存在一定的挑战。他表示:“无论是外援还是内援,每一名新加入的球员都会带来压力。我一直保持着强烈的危机意识,只有通过不断努力训练,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。稍有懈怠,就可能被别人超越。”
展开剩余75%对于目前中超涌现出的年轻边前卫如王钰栋、李新翔等,刘祝润认为他们天赋出众,同时他也指出自己的优势在于比赛经验丰富、接触的教练更多,技战术理解也更为成熟。他表示,自己更专注于提升个人能力,而不是过多比较,因为“后面的年轻人一直在追赶”。
谈及自己的技术特点,刘祝润表示:“我的优缺点比较明显。我在反击时更擅长边路前插,但在担任前锋时需要更多背身拿球,由于身体不够强壮,有时候难以稳定控球,尤其面对对手施加身体对抗时会比较吃力。”不过,他也在积极调整自己的踢法,例如在面对身体更强的防守球员时利用节奏变化避开对抗,并在力量训练方面加强。
在谈及比赛中遇到的困难对手时,刘祝润提到,高个子防守球员虽然可以通过节奏变化摆脱,但他更头疼的是那些出脚快、贴身紧逼的“小快灵”型球员,例如毛伟杰和浙江队的童磊。这类球员的压迫式防守让他在比赛中感到极大的不适。
关于教练风格的差异,刘祝润表示,此前在海港效力时多为外教,而如今在英博由本土教练李国旭执教,两者的沟通方式和训练风格存在明显不同。他特别提到李国旭是一位要求严格、注重细节的教练,强调“训练归训练,生活归生活”。李导在训练中像父亲一样严厉,而在场下则像兄弟般亲切。这种直接、高效的沟通方式让他与李导之间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,也让他更容易理解和执行教练的战术意图。
在被问及与同为安徽籍的队友葛彭的互动时,刘祝润笑着表示:“葛彭现在满嘴都是大连话。”他透露,在加盟英博之前,黄子豪就曾告诉他队里有他的老乡“嘎子”(葛彭的昵称),让他感到非常亲切。不过,由于他从小离开家乡,安徽方言已经基本不会说,偶尔只能说几个词。他笑称自己语言天赋一般,上海话和大连话也说得不太好,但都能听懂。
谈到安徽足球的发展,刘祝润表示:“安徽踢球的人其实不少,我小时候就从老家出来踢球,对那里的印象已经比较模糊了。”他希望未来家乡能有一支能够征战顶级联赛的球队,这样他每年也能多回一次家,同时也希望安徽足球能够越来越好。
在回顾自己的足球成长经历时,刘祝润坦言,自己走上职业道路源于童年时期父母的引导。他小时候随父母在上海生活,父母问他是否愿意踢球,年幼的他觉得足球很有趣,便开始了训练。每天放学后踢一两个小时球成为他的日常。他特别提到自己的启蒙教练非常严格且认真,为他打下了扎实的基础。而如今,李国旭指导则成为他职业生涯中非常关键的引路人。
此外,刘祝润还分享了自己近年来的个人生活情况。他透露自己在24岁那年便已结婚,与妻子相恋五年,感情稳定。“很多人不知道我已经结婚了,”他笑着说。他表示,早婚让自己能够更专注于职业生涯,妻子对他的支持也让他无后顾之忧,可以全身心投入到训练和比赛中。
对于未来是否希望自己的孩子踢球,刘祝润表示,如果是男孩的话,他当然希望孩子能够走上足球道路。“如果更多家庭愿意让孩子踢球,中国足球才会有更多人才涌现,整体水平才能不断提升。”他补充道。
在谈到自己职业生涯中所欣赏的球员时,刘祝润提到了武磊和韦世豪。他表示,武磊在跑位和射门方面的意识是国内球员中的佼佼者,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。而2017年韦世豪在海港替补登场绝杀山东泰山的那场比赛,也让他印象深刻,至今仍记忆犹新。
刘祝润的职业生涯正处于上升期,他凭借不懈的努力和稳定的发挥,逐渐在中超赛场上站稳脚跟。他始终保持清醒的自我认知,不断寻求进步,展现出一名职业球员应有的责任感与进取心。
发布于:广东省股票10倍杠杆正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